|
|
发表于 2012-8-16 23:58:51
|
显示全部楼层
你提到的其實就是一個在模擬這塊領域中很關鍵的一個轉捩點
5 c! B- ^! p. `; ?, Q5 n也就是Agent-Based Modeling(代理人為主的建模方法) n! F8 ]# \$ J% b8 A1 h
我沒有意要批評過去做系統工程的人, 但我真的看不懂一堆箭頭和++,--的符號(好啦我懶)
* S' m7 X& O" k/ S1 f" \而Agent-Based Modeling就是提供一個非常直觀的方式去做角色互動
! w! d7 c x0 a% C3 ?而RePast又更進一步是提供"角色變換"和"多重角色"的可能性(例如在網購你可能是顧客也是賣家)% Q8 ~# O! h% K5 F
所以呢按照kelitina主 所說的直接編程就是多數做Agent-Based Modeling的人在做的% A0 p8 H2 t7 M" B3 J5 `
而要考慮社會網絡等等, 需要具備系統工程基礎概念的門檻, 在Agent-Based Modeling中* @8 H$ R' Z2 @9 J0 k* \3 i
就不是那麼必要了(如果有當然更好更完備~!)
1 X' h: n' w w$ x---
9 K8 c- ]6 c1 H8 U$ t0 I$ t7 y3 K% l但是按照我的經驗, 如果你打算發論文, 這是要提毀滅性道路...
2 l/ l+ b/ m0 e2 X* j另外有一點提醒樓主的是, 如果你直接編程出來的結果 沒有具備他原本應該"可能"會有的結果的話, k" ?' K! h% d5 u. ]7 w
會很難讓人"相信", (例如明明是個很ok的村落, 結果人都活不過5歲...類似啦)
5 @8 S: ?, Q! q+ A(權威術語叫做外部確認性與內部什麼性的...)6 s7 r$ E6 N$ l9 R; [
所以我們在寫論文的時候, 會在仿真中撒進一些"真實資料",
. U( N$ c) {; _例如以某個真實城市的某一村為參考資料,# H1 n& d- k) @
或是以某一類別占的比例(例如單親家庭在A村落佔多少比例, 然後資料來源是國家統計局) }9 d' _9 M8 Y
去作為我們仿真的前置參數, 這樣做出來就算結果"不合常理" 你還是可以解釋
/ p' G* _( V% ~" \5 z+ A' A" k像我做品牌價值的仿真計算時, 我就是以某一產業的十幾間公司財務報表為"真實資料"0 B5 e* c$ @6 X( U& I. z
所以儘管結果是"品牌價值沒什麼機會改善獲利能力"這邊糟糕結果, 我還是可以硬去解釋丟期刊
; s% e! U6 e8 h9 x6 x M類似這樣啦... |
|